橋梁PLC液壓同步頂升設備
同步頂升橋梁支座更換技術簡介 同步頂升橋梁支座更換技術,是一項在不損壞橋梁結構,降低使用性能的情況下,采取整聯跨同步頂升或縱向逐墩,橫向同步頂升的方法,將已建橋梁上部梁體抬升一定高度,從而進行支座更換作業、 后同步落梁的技術。同步頂升的設備選用PLC控制液壓同步系統,由液壓系統(油泵、油缸等)、監測傳感器、計算機控制系統等幾個部分組成,頂升設備系統必須具備以下關鍵功能。
(1)能夠提供足夠大的頂升噸位,控制系統能同時控制足夠多的頂升點,實現多點聯控。
(2)在通車情況下,能夠抵抗汽車荷載較大的制動力和沖擊力。
(3)各個頂升點保持同步性,其相對位移應保證梁體的受力安全;頂升設備能夠實現每1mm的級差分級同步頂升和同步落梁的功能
(4)液壓系統的持荷性能穩定、可控。
(5)控制系統可實現實時監控功能,自動監測頂升力、頂升高度、頂升速度和頂升的同步性。
(6)頂升力、頂升同步性等指標發生異常狀況時能自動報警。
3 同步頂升設計
3.1 頂升高度 梁體頂升高度的選用是頂升設計的重點,也是難點。既要保證有足夠的頂升高度來取出支座,又要防止過大的頂升高度使梁體開裂。根據以往工程經驗,為了順利取出舊支座,頂升高度一般要大于34mm。頂升影響梁體受力狀態,為保證結構安全, 頂升高度可通過有限元程序建模計算確定,以頂升處箱梁頂板不出現拉應力為宜;該工程箱梁通過有限模擬計算,當頂升高度大于7mm時,頂升處箱梁頂板將出現拉應力,因此確定頂升極限高度為7mm。綜合施工方便和結構安全兩大原則,該工程控制頂升量為5mm,支座取出困難時可頂升至6mm。
3.2 頂升力 計算單個支座頂升力主要是為了配置千斤頂噸位及數量,應根據下式計算支座的頂升力。 2.0安全系數。
通過計算,通啟運河特大橋橋臺及聯間墩柱的單個支座頂升力為1000kN,每個支座可配備一個100t的千斤頂;聯內墩柱的單個支座頂升力為2160kN,每個支座可配備兩個100t的千斤頂。
3.3 其他設計要點 采用“縱向逐墩,橫向同步頂升”的原則頂升,同步頂升高差控制量為1mm,來保證其同步性;千斤頂布置在箱梁腹板下,并與梁體邊緣保持至少10cm的安全距離;梁體頂升后需設置臨時支撐,防止千斤頂失效引發危險。頂升千斤頂底座與橋墩頂面接觸面以及梁體底面與千斤頂活塞接觸面均應進行局部承壓驗算,若計算不滿足,則必須在梁底加墊厚鋼板,擴大承壓面積。
4 施工控制要點
4.1 施工準備工作
(1)在正式頂升施工前,搭設支座更換的腳手架和工作平臺,清理墩臺頂部并做找平處理。
(2)對頂升施工位置進行檢查,特別是對各支撐點(千斤頂和臨時支撐)對應的梁底、墩臺頂面逐一檢查,如果有病害存在,先進行相應的維修加固,然后才能進行后續施工。
(3)按照設計位置安放千斤頂,為防止混凝土局部承壓破壞,千斤頂上下均放置鋼墊板。
(4)根據千斤頂量程和 終頂升高度,以及墩臺上可安放的空間位置,確定主梁臨時支撐墊塊數量和尺寸。
(5)對同步頂升系統及監控系統進行校驗與安裝調試,保證其可靠性。
(6)頂升前測量支座處梁底標高,以便落梁后核對梁底標高的變化量,對變化量出入較大的支座進行調整,確保各塊梁板的位移變化量一致。
(hengshuizhongtuo1)4.2 梁體同步頂升
(1)在各項準備完成后,進行試頂升,確保頂升系統安全可靠;
(2)試頂升完畢后開始正式起頂,正式頂升按照每級頂升1mm的順序進行;每次頂升到位后,要暫停5min,讓梁體內的應力釋放并達到新的平衡后,再進行下一級的頂升。
(3)梁體頂升達到預定高度后,安裝臨時支撐,并保證臨時支撐與梁體貼合密實。臨時支撐安裝后,要同時保持千斤頂油壓不變,保證臨時支撐和千斤頂同時支撐梁體重量。
4.3 持荷階段支座更換
(1)舊支座取出后首先對梁底和支座墊石存在的缺陷進行修補,若支座墊石平整度較差應找平,厚度滿足設計要求;
(2)新支座嚴格按照原有的設計位置安裝,四角高差不大于2mm,支座底面與墊石密貼。
4.4 同步落梁
(1)落梁過程中按照每一級1mm的順序進行,保證梁體回落到頂升前的標高處;
(2)落梁時要注意避免碰撞支座,以保證支座位置準確;
(3)落梁后梁體應準確就位并與支座密貼,若就位不準或支座不密貼則應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糾正,再重新進行調整。
名優甄選
發送詢價單
您對該公司的咨詢信息已成功提交,請注意接聽供應商電話。
聯系人信息
請輸入您的稱呼
請輸入正確的聯系方式
請選擇咨詢問題
請輸入正確的圖形驗證碼
商家已收到您的消息,請注意接聽供應商的來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