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拼多多發布財報顯示,2022年全年收入1306億元,同比增長 39%;全年凈利潤315.381億元,同比增長306%。
拼多多這業績增速和賺錢能力放在整個電商界也是相當炸裂的。要知道,阿里和京東在2022年的營收增速僅為3.36%和9.94%,而且雖然體量數倍于拼多多,凈利潤卻被拼多多反超,分別為252億元、97億元。
然而,拼多多39%的營收增速也確實創下了2017年以來最低。回顧歷史數據,2021年拼多多營收同比增速為57.92%;2020年為97.37%;2019年更猛129.74%;2018年高峰652.26%。增速可以說是斷崖式走低。
而在增速放緩之外,今年3月京東上線“百億補貼”劍指拼多多,海外“親兒子”Temu仍在“大肆揮霍”,拼多多自身還遭谷歌下架,可謂是“新仇舊恨”疊加“內憂外患”。
重壓之下,拼多多還能再創“增長神話”嗎?
費用膨脹,增速剎車
拼多多今年業績增速跌得這么慘,肯定是有原因的。從全年財報數據來看,則是“三升一降”——銷售及營銷費用上升、一般及行政費用上升、研發費用上升、商品銷售收入下降。
實際上,拼多多的三大主營業務中,廣告和傭金收入都錄得較大增長,前者實現收入1027.22億元,同比增長42%,占總營收的78%左右;后者同比上漲95%至276.27億元。
唯獨2020年新增的商品銷售業務,也就是拼多多的自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了97%,僅有2.09 億元。
伯虎財經了解發現,拼多多邊緣化自營業務可能有兩方面意圖。
一是自營業務使命已成,砍掉它還可以降低庫存提升利潤。要知道,自營業務誕生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過去拼多多商家數量不夠且信用較低,拼多多自己開店、賣自營的商品,可以幫助獲取消費者和品牌的信任。
二是拼多多開始發力品牌升級,邀請更多品牌入駐,自己則專心做平臺。所以最終自營業務將慢慢退出,直到歸零。
而在拼多多準備專心做平臺的時候,旗下各項費用支出也膨脹了不止一點半點。據電商之家,2022年拼多多的銷售和市場費用、行政管理費、研發費用的整體支出達到687億元,創下歷史新高。相當于“每賺到兩塊錢,就要花掉一塊錢。”
(圖源:網絡)
具體來看,拼多多去年銷售和營銷費用增長了21%,達到543.44億元,主要是促銷和廣告活動支出增長。其中尤以去年第四季度增長最快。隨著國內消費需求逐漸回暖以及行業流量成本的不斷上升,拼多多該季度營銷費用同比大增56%至177億元。
其次是暴增157%、達到39.649億元的一般及行政開支。數據顯示,拼多多當年相關部門員工的股權激勵費用達到了12.79 億元,而2021年同期這一數據才2.24億元。
再就是拼多多的“百億研發”。數據表明,拼多多研發費用在2022年同比增長15%至103.85億元。其中,第四季度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9%,達到了24億元。而研發費用的增加,主要是因為招聘了更有經驗的研發人員和服務器成本。
巧的是,拼多多行政費用的上漲,也與員工人數的擴張有關,而這些新招來的員工,都被拼多多投向了旗下跨境電商平臺Temu。
(圖源:網絡)
畢竟,為了開拓海外業務,拼多多在互聯網大廠紛紛祭出“降本增效”“裁員優化”大旗的時刻,逆向招人,并以2-3倍于原薪資的待遇高薪挖走Shein的員工。截至今年1月,Temu的團隊規模已擴張至超千人,到3月初又進一步擴張至1500人。
而且今年2月,Temu還為其北美業務設定了一個驚人的銷售目標,“即日起至2023年9月1日,至少有一天的GMV超過Shein。”
Temu狂奔,追趕Shein
Shein趕超歐美快時尚巨頭Zara,用了10年。而同樣來自中國的Temu,卻準備用1年時間在日GMV上超過Shein。
(圖源:網絡)
數據顯示,Temu在上線首月的日均GMV“突破了150萬美元”。2022上半年Shein實現GMV160億美元,折合下來日均9000萬美元左右,相當于60個Temu。
支撐Temu如此大野心的,除了拼多多的錢,還有拼多多的玩法。
伯虎財經在《60秒燒1億,拼多多在北美“殺瘋了”》一文中曾總結,Temu繼承了拼多多“在成熟市場以低價產品+燒錢獲客殺出一條血路”的發展內核。
什么“海外版砍一刀”Referral Bonus、“Give40%,Get 40%”優惠活動之類,拼多多早就安排上了。在席卷全網的“湊人頭”“砍一刀”浪潮下,Temu去年9月上線僅半個月,就登頂美國Google Play購物類軟件下載榜第一,11月就超越亞馬遜、沃爾瑪,當然也包括Shein,奪得美國iOS應用商店所有應用下載榜榜首。
雖然Shein是Temu目前的對標對象,也是團隊核心成員和部分供應商的來源,但二者在模式、選品和價格等方面其實也存在著不少差異。
首先,模式上,Shein采用自營模式,其下小單快返柔性供應鏈賦予的上新速度讓同行都望塵莫及。
所謂小單快返,就是先小批量生產不同款式的產品進行市場測試,再根據市場反饋對其中的“爆款”進行快速返單,實現利潤最大化的同時減少庫存風險,一舉兩得。據報道,SHEIN 在2021年就可以做到每天上新5000個商品。
(圖源:網絡)
而Temu的類自營模式也足夠“輕”,商家作為供應商只需備貨到倉,賣不出去可能還需自費把貨拉回來,Temu沒有什么庫存壓力。而且買量、營銷、客服、出海物流等Temu全包,以及為入駐商家提供的0傭金、0保證金的優惠政策,加上流量支持、資源補貼等一攬子扶持政策,也能快速吸引來大量商家。
因此相比Shein這么多年依然以快時尚服裝為主,Temu一上來就是、也足以奔著全品類進發,由此,Temu的最終競爭目標還是全球零售巨頭亞馬遜和eBay。
而在產品價格上,拼多多也有一套自己的比價方式。如果不是“全網最低價”(低于1688),商品就有可能被下架。疊加平臺補貼,在極致的低價策略下,Temu目前單品價格能夠低于Shein 30%以上,部分標品價格僅為亞馬遜一半。
在“低價+補貼”的極強攻勢下,有媒體報道Temu當前在美國包裹數或已經超過Shein。而美國無疑是Shein主陣地,2022年,有超過50%的用戶流量來自美國。
而Temu還在四處擴張。上線不到半年時間,拼多多已經從首站美國,一路擴張至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多個國家,并將于今年3月25日上線英國市場,在2023年將有望全面上線歐盟27國。
在Temu快速擴張的同時,拼多多則在忙前忙后打點“燒錢”。
華興資本去年9月的一份研報顯示,在美國,Temu每獲得一個新用戶的成本可能高達75美元。另據媒體報道,自去年9月上線,Temu大概以每月10億元的規模來做營銷。
雖然拼多多此次財報并沒有透露Temu的相關數據,但已有外部機構預測其虧損或將隨著GMV的增長而擴大。
據招商證券測算,在保守假設下(25億美元GMV,用戶數400萬),Temu年度虧損為41.3億元;樂觀假設下(40億美元GMV,用戶數700 萬),Temu年度虧損為67.3億元。
在拼多多為Temu瘋狂撒錢的同時,身處拼多多陰影已久的京東,終于在今年春季開啟了“復仇”之路。
京東“偷家”,谷歌下架,
拼多多“內外夾擊”
從去年年末開始,劉強東就在京東內部多次重申了低價的重要性,放言“低價是京東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以后也是唯一基礎性武器。”
2023年3月6日晚8點,京東籌謀已久的“百億補貼”頻道全面上線。用戶打開京東APP,在首頁顯著位置即可看到京東百億補貼頻道,活動將長期在線,而且無需領券等復雜操作便可直接搶購。
(圖源:網絡)
京東CEO徐雷表示,在指標上,百億補貼主要考慮老用戶回流和新用戶增加,圍繞用戶健康程度和質量來進行。也就是說,百億補貼,補的其實是互聯網平臺最看重的流量。
十數年前的京東,就是依靠“價格戰”引來的流量打敗了李國慶的當當網,以及家電巨頭蘇寧和國美。而2019年,被“價格戰”甩在后面的平臺,變成了京東。
當年兒童節,拼多多上線百億補貼,因為時間上與6·18京東大促相隔不遠,而且相當一部分讓利品類為3C家電,這被外界解讀為“沖著京東來的”。
如今暌違4年,京東重拾“價格戰”,給出了比拼多多更大的優惠力度。有媒體測算,京東在3C類產品補貼之后,同款MacBook Pro比拼多多券后便宜100元;256G版本的iPhone 13比拼多多券后便宜179元。雖然京東沒有指明是對標拼多多,但作為“百億補貼”的發明者,拼多多也無法置身事外。
不可否認的是,京東重回低價的背后,其實是整個國內電商市場的增量難尋,而這也是拼多多難以回避的問題。隨著拼多多用戶數突破8億人,拼多多的用戶增長率隨之觸頂。
因此,與其在存量里掙扎,不如出海打開增量。
然而拼多多的出海之路,除了逃不掉的“燒錢”,還面臨著海外政策法規的限制。
這不,據外媒報道,3月20日,谷歌商店因為“惡意軟件”問題下架了拼多多APP,也就是谷歌判定拼多多APP存在竊取數據或損壞計算機系統和移動設備等行為。
而Temu也出現在了3月初由12名美國參議員提出的RESTRICT(限制信息和通信技術領域安全威脅的出現)法案的重點審查名單內。即使Temu收集的用戶信息符合合規標準,也符合APP的行業標準,但由于該應用程序由中國企業開發,也仍面臨著如“它們的運營商如何處理用戶數據”、“以及這些信息是否會移交給中國政府”這樣的質疑。
為了盡早“撇清嫌疑”,拼多多正在與Temu進行拆分。據雷鋒網報道,除廣州與商品、商家有關的B端團隊,其余團隊都在做IM區隔;其中也包括Temu的部分團隊,以防止海外政策等因素影響Temu業務的正常進行。
但是也有分析指出,拆分后的Temu如果還延續拼多多在國內的產品擴張方式,恐怕不太容易。
看來拼多多的出海之路,遠非照搬國內打法和供應鏈那么簡單,想要走得長遠,還得在核心競爭力及合法合規上面,更下功夫。
參考來源:
1、說財貓:薅商家羊毛血賺315億!拼多多業績發布,股價暴跌
2、電商之家:從阿里京東拼多多財報,看見未來趨勢
3、虎嗅:拼多多因“惡意軟件”被谷歌下架,是意外嗎?
4、市值榜:京東掀起百億補貼,誰在為價格戰買單?
責任編輯 :
[聲明]本網轉載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此稿件并不代表本網的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果你認為此類稿件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將相關資質證明發送至mingyou360kf@sina.com,名優資源網工作人員會及時回復并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