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國產大飛機C919完成全部適航審定工作后,由中國民用航空局授予的型號合格證,將于2022年底交付首架飛機。
這是2022年7月18日在陜西省蒲城縣拍攝的C919大飛機試驗飛機。新華社記者丁汀攝這是2022年7月18日在陜西省蒲城縣拍攝的C919大飛機試驗飛機。新華社記者丁汀攝
C919大型客機的研制成功和型號合格證,標志著我國具備了自主研制世界一流大型客機的能力,是我國大飛機工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C919的研制成功,將成為帶動中國航空工業和高端制造業發展的“新引擎”。
廣闊的市場前景
C919大型客機是我國第一款按照國際適航標準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噴氣式干線客機。2007年立項,2017年首飛。
C919取得型號合格證后,民航局將根據相關規定進行運行符合性評估,確定飛行員培訓計劃、型號和等級、航空器維修計劃等。,并為交付后的飛機運營做好準備。
C919會投入哪些路線?據悉,第一位用戶已經有了打算。從航線安排來看,C919將投入國內主要航空干線。
今年7月,記者乘坐東瀛至鄭州的C919初飛行員蔡駿模擬飛行航線進行了一次飛行試飛..飛行平穩安靜,客艙寬敞明亮,座椅為“3+3”布局,車窗比同類機型加大15%,后備箱門為更方便的下拉式。
COMAC營銷委員會主任張表示,C919是窄體機。窄體飛機作為航空市場的主流機型,約占中國民航機隊的80%,是民航市場的主力機型。“該機型市場適用性強,座位等級從158到192不等,可根據航空公司和航線設計靈活調整。”
據介紹,C919商業運營的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啟動,包括新機型補充運營資質考試、專業培訓、客戶支持保障、航材保障、維修保障等。,保證首批C919優質運營。
根據COMAC年度市場預測報告(2021-2040),未來20年,中國航空市場將接收9084架新飛機,價值約1.39萬億美元,其中包括6295架單通道噴氣式飛機。到2040年,中國的機隊規模將達到9957架,成為全球最大的單一航空市場。
中國民航市場規模大,潛力大。如今,國產新支線飛機ARJ21已進入我國主流航空市場,成為支線航空市場的主力機型,已安全運送旅客超過550萬人次。“適應性更強、技術更先進、性能更好的C919必將擁有更廣闊的市場前景。”張對說道。
近30萬人參與研發,有力推動了相關先進制造業的發展。
C919的產業化發展和規模化市場運營,不僅關系到一款飛機型號的成功,還將有力推動相關先進制造業的發展。
自立項以來,已有近30萬人參與了C919大飛機的研制。
大飛機的發展有效提高了我國航空工業的配套能級,對國民經濟和相關產業的帶動作用開始顯現。
在上海臨港,大飛機產業園已初具規模,形成集設計、制造、試飛、配套于一體的民航產業布局,有利于降低航空產業配套成本,縮短總裝和試飛周期;它將有助于提高國際合作水平,吸引全球供應鏈聚集在上海,并加強R&D和設計、總裝和制造以及客戶服務等核心能力。
專家表示,通過C919大型客機的發展,中國商飛產業的創新鏈、價值鏈和產業鏈得到了極大的拓展和延伸,帶動了新材料、現代制造、電子信息等領域技術的集群突破,提升了國產商飛機體結構、機載系統、材料和標準件的配套能級。
預計到2035年,依托大飛機產業園形成的產業支撐,將支撐COMAC 200架以上大型商用飛機的年產能,帶動航空產業年產值達到3000億元以上,推動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民航產業基地。
孵化和推動航空科技創新。
C919的“引擎”作用還體現在科技創新的孵化和推動上。C919堅持自主創新、開放合作,先后攻克了一批新技術,錘煉了一批人才,推動了一批產業發展,形成了支撐國產商飛發展的能力平臺。
在C919項目的帶動下,中國商飛已建成2個國家級創新平臺、5個省級創新平臺,以及一批公司級實驗室和研究機構。
C919成為創新的“政策源”,不僅孵化和衍生了一批科技創新成果,還形成了科技創新的集聚效應。
以COMAC在滬建設的大飛機創新谷為例,在C919大型客機技術攻關和技術創新的帶動下,已有100多個科研項目入谷,聚集了眾多創新人才,建立了多專業融合、多團隊協作、多技術集成的協同創新平臺。
創新驅動,未來可期。以5G、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催生了數字經濟,為大飛機的研制、生產和運營帶來了新的機遇。自2018年以來,COMAC開始探索5G大飛機的智能制造,使飛機建造效率更高,質量更好,飛機設計能力不斷提高。
隨著飛機制造智能化水平的加快,一個集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先進制造業為一體的現代商用飛機總裝基地正在崛起,并持續向外輻射,帶動航空產業創新生態加速形成。
責任編輯 :
[聲明]本網轉載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此稿件并不代表本網的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果你認為此類稿件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將相關資質證明發送至mingyou360kf@sina.com,名優資源網工作人員會及時回復并處理!